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手机“窃听软件”网络热销,你中招了吗?

2018-04-05 10:39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金十数据官网 草遛社区2017 台湾妹中文娱乐网 必发指数 便民网 济南市安全教育平台 银河奇异果 188体育平台

婺城公安分局网监大队民警表示,窃听器材属国家专控产品,随便制造、贩卖、购买都属于违法行为。同时,个人的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人有监听他人的行为都要负法律责任。一经发现,轻则被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还会被刑事处理,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4月15日,嘉兴市南湖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丁某出售监听软件一案。法院认为,丁某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12人次,非法获利9700元,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丁某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0000元,作案工具和非法获利被依法没收。

业内专家表示,类似软件在被激活后,可以截取全部手机短信;拨打或接听电话时会自动录音,通话结束再将录音文件上传到指定的服务器;通过GPS或手机网络定位手机地理位置并上传;上传手机通讯录。收集这些隐私信息的木马作者会将这些信息筛选发送给那些购买监听软件的人。

当然,智能手机用户应掌握一些基本技巧来保护手机隐私信息安全:1.不要将手机随便连接到别人的电脑上,因攻击程序可以做到连接的同时,自动安装攻击程序到手机上。2.不要轻易将手机交给不可信的人使用。3.在智能手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4.如果怀疑手机被监听,在备份手机资料后,将手机重置为出厂状态,然后再到可信的安卓软件市场下载安装真正需要的应用软件。5.必要时,请求安全技术人员协助。

不要轻易接受他人赠送的手机

据业内人士介绍,手机窃听有两种方式。因为有通信运营商的监控,用复制手机卡窃听存在障碍。目前,市民使用的多为智能手机,使用手机软件窃听相对容易。一些学过计算机编程的人都会做这类软件,类似“黑客”侵入他人手机实现窃听。

买卖窃听器材违法,以此为幌子的诈骗案多发

客服人员介绍,购买软件的主要有四类人。第一,商人,他们主要用于窃听竞争对手在和别人谈什么生意,怎么合作;第二,家庭成员,主要用于窃听爱人有无婚外情;第三,追债者,他们主要窃听目标对象的通话和定位其在哪里;第四,一些私家侦探也偏好使用窃听器,用于定位跟踪和窃听。

昨天,记者在搜索引擎输入“窃听软件”等关键字后,跳出大量销售此类软件的信息。记者随机打开一家网站,从表面上看,该网站极像正规的电子商务网站,甚至标注了“可信网站”字样,并公开客服人员联系电话。

警方表示,使用手机窃听软件,实际上是间接允许远程服务器窃取资料,不仅会导致被监听者个人资料泄露,还极大威胁到手机本身的使用安全,若被监听者在手机上进行网购、交易,银行、支付宝密码都有可能因此被窃取。同时,“窃听软件”诈骗案件多发,诈骗者往往先收取部分定金,然后以“软件需要开通GPRS套餐”等理由,要求客户支付高额“开通费”、“激活费”等大笔费用,而最后购买者拿到的往往是假软件,请市民注意防范。

窃听软件的功能是否真像网站宣传的那样强大?联系网站客服后,对方表示可以“先试用再购买”,窃听软件一旦安装,用户往往很难察觉。客服人员透露,只要把窃听软件安装到手机上,除非刷机,否则不可能将其删除。这些监控信息会在有网络连接时自动传到指定邮箱,没有网络连接时自动存储,只要连接到网络立即上传,“除了流量会有所增加,不会出现任何异常,就算发现了流量异常,也查不出原因”。

在“功能”介绍板块,该网站宣称公司生产的手机“窃听软件”有四大功能:监听通话语音、短信监控查看、监听环境声音、定位查找追踪。在介绍监听通话语音功能时,注明“在对方完全不知觉的情况下,将随时监听对方与任何人的语音通话,该通话内容直接通过自己的手机监听”。网站显示,“窃听软件”根据功能不同,价位从680到3800元不等。

手机“窃听软件”网络热销

本报记者 潘逸

手机安全专家指出,这些后门程序的隐蔽性非常好,大部分普通用户对手机上运行的监听完全没有察觉,只有非常有经验的人在安全软件帮助下能发现手机后门的一些痕迹。专家建议,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手机,不要轻易接受他人赠送的手机,要到正规手机售后维修点去维修手机,避免不法分子趁机安装窃听软件;一旦发现手机流量异常或可疑应用上传隐私数据,应及时求助于正规售后服务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远在全球万里,近在咫尺隔壁,想听就听”“秘密监控他人手机,换来商业机密”“老公经常出差,会不会有问题,你随时能听”……这些出售非法手机监听软件常用的广告语,正吸引着一些人花高价购买。莫非这些往常只在警匪片里出现的电话监听设备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面对无孔不入的“窃听软件”,如何防止中招?昨天,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并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