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全球数码相机市场遭遇寒冬:受智能手机排挤
此外,外围因素也是数码相机下滑的重要原因。
受到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大部分元件产自日本的数码相机受到影响,部分相机工厂停工或限产,导致多个数码相机新品推迟上市时间。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10月泰国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影响了消费型数码相机,多个主力品牌的泰国生产线均遭遇不测,损失惨重。直到去年上半年,数码相机供货来源才逐步恢复稳定。
DIGITIMES发布分析报告称,卡西欧、富士、松下及奥林巴斯是此次销售量衰减幅度最大的品牌,依赖客户富士的台湾代工厂华晶在2013年第一季出货量衰减幅度达43%。
“卡片机集中程度高,品牌会大大减少,接下来就是大鱼吃小鱼的过程,而不是游得快的鱼吃游得慢的鱼。卡片机必须更加注重细分市场,满足个性化需求。比如对年龄段进行细分,用独特的功能需求去满足大家,获得一定市场。”李骞说。
厂商转型
作为相机品牌厂商,更能提前预知市场的冷暖。去年佳能、索尼、尼康、富士胶卷、松下、奥林巴斯等日本六大数码电器制造商不约而同地下调了2012年度销售预期,合计减少数量为1050万台,连续2年同比下降。
销量不振
“这种趋势在2011年逐渐明显起来,当年全球消费型数码相机出货量较前一年下滑5.9%,降至不到1.16亿台,2012年更严重,下滑15%,至9850万台,预料2013年会再衰减20%。”徐康沛说。
曾有研究表明,目前仅有8%的用户使用传统胶片相机,40%的用户使用数码相机,而超过45%的用户使用智能手机作为主要拍摄设备。此外,由于智能手机摄像头分辨率的提高以及软件技术的应用,人们已经很难区别数码相机与智能手机所拍出照片的质量区别。
全球数码产品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数码相机被称为日本数码产品中的“最后堡垒”,2011年度佳能等六大数码相机生产商的全球销售量达到9864万台、市场份额达到73%。
李骞告诉记者,目前大的相机品牌厂家有一种转型的趋势就是逐步退出低端的产品,抓紧高端产品,包括技术含量高、利润率高的,找对自己没有市场冲击的代工企业去做。
根据朱迪明提供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他店内卡片机比去年同期进货量减少了30%左右,而微单则增加了30%~40%,此消彼长,目前卡片机与微单的货量比例为6:4。
而对于厂商转型的方向, 李骞认为主要有四方面。“一方面,相机企业将继续优化,集中度不断加强,处于行业绝对领先的企业会通过市场手段掌握市场;第二方面通过营销的创新和改变使消费者觉得即使是传统的相机,也是与手机有个性化差异的。比如佳能用莫文蔚做广告,几种颜色的卡片机,给消费者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第三方面加强成本的控制,现在的行业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自己掌控上游和下游,中间的成本给了比较成熟、规模较大的代工企业;第四方面是网络营销,从渠道和成本两个角度有效缩短了供应链体系,使产品更快地面对消费者。”
全国最大的奥林巴斯代理商之一广州的森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迪明提前感到了一丝寒意。
“包括佳能、尼康、三星等电子巨头的传统卡片机业务在全球均处于收缩状态。”李骞分析称,全球相机生产的大企业里,三星在中国最大的相机制造中心在天津,以天津为代表的制造中心从去年前年开始逐步减少销量,已经被其他事业部合并了。由于产品成本比较高,这种合并已经显得有些无奈,所以销量一降再降。长远而言,家庭消费类等非专业相机被进一步替代的趋势愈发明显。相反,专业类相机存在较高技术门槛,利润率高是相机细分化市场中最明显的优势。
内外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