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APP滥用权限引众怒,国新办发新规出大招!

2017-02-01 13:1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疑惑的近义词 男扮女装去猎艳 难得糊涂妃 匿踪库卡隆 宁乡版古惑仔 牛玲 健康用品网huatuo.in 弄花天子txt 努卡卡盟 女处长的厕奴 女儿国之一女九夫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移动应用程序(简称APP),这些APP不仅成了用户随时了解政治、经济等新闻资讯的入口,也是开展社交、收看视频等娱乐活动的平台,甚至是获取医疗信息、进行医疗专业信息获取的助手。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应用商店上架的APP超过400万款,且数量还在高速增长。但就在APP改变着人们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的同时,APP信息服务市场乱象频出,长期受用户诟病。

不少一部分的APP应用开发、提供者为获取更大利润,不惜随意调用手机权限,侵犯用户隐私,恶意下载程序,弹推广告,偷跑流量,甚至发布虚假广告,误导社会舆论等。这些行为侵害用户的切身利益,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引发网民的强烈不满,已成为影响APP信息服务健康发展的恶疾。

国家网信办力图治理乱象,6月28日发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提出的新要求,应用程序服务提供者将开始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除此之外,新规还作出了什么要求?新规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的APP安全吗?

记者了解到,2015年共有3545款移动应用软件APP受到了12321举报中心和应用商店的联动下架处置。其中超过一半APP具有“恶意吸费”行为,达到2714款,具有恶意广告行为的APP有1851款。

针对目前存在的乱象,独立互联网分析师于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因为APP开发成本太低,“现在八九千块就可以开发一款APP”;二是APP上架前准入门槛太低。于斌介绍,此前关于移动APP审核,只有工信部所颁布的一个“暂行规定”,“是在手机预装应用程序的环节上,对于预装程序是否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等行为进行审查”,但针对预装程序之外的、用户自己下载的,则没有管理。”

此次新规要求所有APP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也就是说,对注册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同时,此次新规强调了APP上架流程要更严谨:要求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加强对APP提供者的审核。“要从源头上阻断不良APP上架。”

实名制会否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APP方肯定能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吗?”不少用户看到新政后表露出质疑,“支持政府推进此项工作,可是提供APP产品的毕竟是企业,万一企业后台出问题,不就容易造成用户信息被批量泄露吗?”

对此,于斌认为,新规出台对消费者而言有利有弊。有利的一点在于有助于净化互联网APP的使用环境,对消费者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他举例说,消费者在使用一些打车软件时,就可以获知司机的真实身份信息,可有效减少违法事件发生。但不利的一面,则可能会出现一些消费者担心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南京邮政大学教授姚国章说,此次新规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规定》还建立了安全管理责任的三层体系,即监管机构、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和APP提供者。三层体系各有分工,共同保障APP信息服务的可管、可控、可信。于斌介绍,海外一些互联网发达的国家,都在做APP实名制管理,比如美国就已实现APP实名制。

投诉无门怎么办?

有网民表示,在发现不良信息或举报不良应用程序时,经常遇到投诉无门或举报无果的情况,《规定》对此有何要求?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规定》要求,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提供者和互联网应用商店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公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或投诉举报不畅的,可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举报(举报网址:,举报电话:12377,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综编自中国网信网、中国网、新华日报、南都有数等)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