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肇庆德庆县:“主题式”打造岭南特色乡村
肇庆德庆县:“主题式”打造岭南特色乡村
龙母故乡肇庆市德庆县,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城。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蕴育出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和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
2017-12-06 15:56 来源:南方日报 张柳青
金西村美丽的乡村风貌。陈剑彪 摄
龙母故乡肇庆市德庆县,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城。千百年历史文化的积淀,蕴育出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和秀美的自然生态景观。2014年,德庆县入选第一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县,3年来,该县以“一线三轴”为核心,根据各村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明晰定位,将5个主体村分不同主题进行打造,并按春、夏、秋、冬四季将主体村串连成线,打造乡村休闲旅游新名片。
走马德庆县新农村示范片,优美的乡村风光让人一洗繁华都市的尘嚣;连片的农业基地里,新鲜的蔬果在冬日的阳光照射下给人以丰收的希望;乡村展示板上展现的古老故事,让人了解它的底蕴和它的味道。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德庆县有自己的规划和方向。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龙许 李均阳 陈剑彪
发自肇庆德庆
科学定位
依据各村特色打造主题村
在官圩镇金西村文化活动中心,粘贴着金西村新农村建设展影,同一地点改造前后对比照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曾经废旧的老屋被改造成两层楼高的活动中心;曾经的泥土路已变为硬底化道路;曾经的猪舍已建上了景观墙、健身道……
“居住在这里的人最能感受村庄的变化。”今年已78岁的老党员李英雄说,此前金西村村容环境很差,遍地垃圾、污水纵横、屋子破旧不堪,有如今的乡村面貌,多亏了新农村建设。“现在环境好多了,居住在这里十分舒适。”李英雄指着不远处的3层高小楼告诉记者,那是他的家,前年老屋拆掉后,建起了小洋楼,在村里的统一安排下,楼房外立面采取蓝瓦白墙的样式。“现在各家的房屋进行统一,整齐好看。”
德庆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以官圩镇金林村为起点,通过乡道Y949和庙五线串起官圩镇金西村、马圩镇旺岗村、官圩镇五福村,以官圩镇四村村为终点,涉及官圩、马圩2个镇,11个行政村,1个农场,56个自然村(主体建设村涉及5个行政村,21个自然村;辐射带动村涉及6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农户4410户,总人口1.9万人。
2014年,该县被确立为第一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县后,用了近1年的时间,做好规划、设计、筹集建设资金等前期工作。“那时候,我们没有可以参考学习的地区,只能自己一步步摸索。”该县县委农办主任聂伟才说,从3年以来的创建经验看,最关键的一步便是前期工作,“包括前期规划和做好村民工作。”
该县先后出台了《德庆县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作方案》《德庆县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名特新优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扶持办法》等,确立了“龙母故乡·美丽乡村·花果长廊”发展定位。将5个主体村落之间规划连片设施,配套建设绿道、标识、景观点、驿站,形成“一线三轴”(即主游览线、产业发展轴、乡村休闲体验轴、生态农业观光轴)乡村旅游线路。
根据各村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历史和乡土气息,编制5个主体村建设规划及房屋风貌改造设计和实施方案,将金林村打造为“历史文化旅游名村”,金西村打造为“特色农业名村”,旺岗村打造为“人文历史名村”,五福村打造为“社会管理名村”,四村村打造为“生态休闲名村”。
“在做规划时,充分挖掘了各村的特色。比如金林村是一个有1700多年历史的村庄,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人文历史故事,吸引了许多人前来旅游,我们按照它的特点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名村’。五福村在社会管理上卓有成效,我们就按照‘社会管理名村’来打造。”聂伟才说。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5个主体行政村主体工程全面完成,全长19.5公里环线硬底化村道全线贯通,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特色农业发展、文化旅游融合、基层社会治理等工作成效明显。“目前我们已进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验收阶段。”聂伟才说。
明晰产业
“一线三轴”打造乡村休闲主题线路
“蜗居”在大山之间的金林村,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村庄保留着特色的民居、古老的风情、年月已久的老树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走在金林村,成排的徽派建筑气势恢宏,金水池清澈见底,有几只鸭子在池中游玩,横跨金水池的小木桥保留着远古的风味,屹立在池塘边几百年的古树依然“身姿”挺拔,守护着这个古老的村庄。
从金林村出发,骑着自行车沿着453县道向五福村走,可见路两旁整齐规划的大棚葡萄园、紫淮山基地、红龙果基地等;从五福村沿着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长廊到旺岗村,一路上则可以看到辣木基地、早脆梨基地、贡柑基地、荔枝园沿路的海棠花等;再从旺岗村骑行到金林村,一路上仍可见许多农业种植基地。
围绕主游览线,产业发展轴、乡村休闲体验轴、生态农业观光轴这“一线三轴”,结合各村方位特色,德庆县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温泉”的“三角形”旅游主题线路。
“德庆县一直都有贡柑种植传统,近年来,黄龙病比较厉害,影响了贡柑的种植,我们积极寻找适宜德庆县种植的蔬果,来持续壮大农业产业。”聂伟才说,该县结合示范区的区位、产业优势,实行产业功能分区,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积极发展德庆紫淮山、贡柑、西番莲、鸳鸯桂味荔枝、首乌巴戟、优质蔬菜六大基地,示范打造德庆紫淮山等“大红大紫”绿色农业品牌。
引导蔬果种植的同时,德庆县积极促进农旅联动发展,有意识地结合乡村游路线,规划种植区域,策划出多条不同特色的旅游推荐线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通过打造自然景观旅游项目,让“紫薇花廊道景观”、更心村“千年神医树”,五福村“大地景观”,“单车自驾游”等旅游项目渐成规模。
该县还深入挖掘民俗文化项目,恢复挖掘提升四村村“六月六吃船节”和西村村蝴蝶舞、对山歌、赛龙狮等民俗风情活动,在庙门山村、金林村、旺僚村分别设立农博馆,展示旧农具、生活用具等农村特色元素。
同时,该县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谋划新的示范片区,以凤村镇禄村“三月三北帝诞”、武垄镇云楼村“二月二开耕节”等传统民俗活动为依托,谋划“悦城(罗洪村、里村)—凤村(禄村、大村)—永丰(古蓬村)—播植—武垄(武垄村)”为主要线路的乡村休闲旅游线路,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