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谁将占据未来智能安防产业竞争高地?
事实上视频智能分析很早就开始应用于安防,车牌识别是最早形成规模的应用。2016年以后,由于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及硬件性能的提升,包括人脸识别、视频结构化、ReID技术在内的智能应用在安防领域得到了快速扩展,大大减轻了公安的负担,实现了问科技要警力。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监控视频是我们常常忽略的数据宝藏。单台1080P的监控设备存储一天所需的容量可达40-60G,存储一个月可达1.2T到1.8T之多。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安城市、雪亮工程等安防项目,监控视频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与互联网行业存在大量结构化数据不同的是,这些视频大数据绝大部分是非结构化的,要充分挖掘这些数据,就要进行视频数据的结构化。因此视频数据结构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我们首先对“视频数据结构化”简单定义:通过智能分析手段,在海量视频画面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并进行文本的语义描述,使视频更好地利用起来。
A Prediction of Market Ceiling 智能安防市场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3、云服务将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
2、前端设备的智能化将提速
视频结构化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在2009年提出的。目前来看,安防(主要是视频监控)仍然是智能视频分析实现大规模落地的主要领域,有着成熟的产品形态和整体解决方案。从各方面的市场数据估算来看,智能安防市场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财务数据:
An Analysis of Typical Firms 典型企业案例
核心数据:
根据CPS中安协数据,2016年中国安防行业总收入5400亿元,就细分市场来看,其中安防产品产值占1900亿元,安防工程产值3100亿元,报警运营服务及其他产值为410亿元。其中在安防产品领域,视频监控在安防产品中占比50.6%,约962亿元。
视频结构化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智能摄像头提取结构化数据,再将结构化较好的数据传送到后端进行存储或深入分析,或是前端只采集原始视频,由后端智能服务器进行智能分析。前者对前端摄像机的高清化和智能化要求较高。受限于算法的成熟度和硬件性能,早期视频智能分析更多依靠后端的智能服务器来实现。随着算法日渐成熟和前端硬件性能的提升,前端智能趋势越发明显,各类智能摄像机将会加速涌现。
创新业务: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萤石网络;以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机器人业务;以汽车智能化为核心的汽车电子业务;以非制冷红外传感器制造为核心的创新业务。
除了安防,在手机、车载、家居等领域智能摄像头有着丰富的应用前景。而物联网的重要感知前端就是摄像头。据IDC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收入将达8.9万亿美元。按照AT&T的测算,2020年全球人均接入终端数约为6.58个。目前不少安防企业正在积极布局更广阔的物联网领域。长远来看,站在物联网的高度上看智能安防产业或许更有意义。
核心业务:
海康威视
如果说,BAT等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旗下的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社交平台抢占的是虚拟网络世界的数据入口;那么以华为、海康为代表的未来的物联网超级巨头企业的数据入口是其占领了安防、交通、物流乃至消费级智能终端,抢占的是现实世界的数据入口。随着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包括视频分析在内的各种的智能技术让这些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数据插上了翅膀。
主要产品:从前端(感知)、传输、存储、显示控制、综合管理平台全系列产品体系
A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Trends 站在物联网的高度或许更有意义
定位: 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安防、可视化管理与大数据服务。从2016年报开始,海康威视的定位不再强调“安防”标签,而是进入到市场空间更大的物联网市场以及数据服务市场。
An Analysis of Main Market Players 智能安防市场主要玩家和竞争格局
以宇视为代表的二线整机厂商、以东方网力为代表的监控视频软件厂商以及提供视频存储服务的浪潮等厂商,纷纷依托自身优势,谋求智能化转型,力图把智能业务拓展到市场空间更大的物联网市场。以国内领先的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为代表的旷视、依图等企业则以人工智能算法见长。虽然各类型厂商在算法层面差距逐渐缩窄,一批顶尖的AI人才和工程化的算法生产流程还是给这些独角兽预留了窗口期。然而,相比金融行业、手机等消费终端领域,安防对算法可靠性的容忍度略高。面对强大的拥有硬件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渠道网络的竞争对手,计算机视觉独角兽需要加快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增加自身的硬件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
按下表估算可知,目前国内智能视频监控产品的市场规模在58.4亿元,到2020年随着安防产品的智能渗透率大幅提升,预计仅国内市场规模就可达到257.7亿元。而国内智能安防产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1597.7亿元。市场想象空间巨大。
4、由安防拓展到更广阔的物联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