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华为GPU Turbo技术:黑科技背后的深层革命
今年,无论是华为手机的多媒体拍摄能力还是EMUI的安全平台能力,无论是AR能力还是AI能力,这些曾被外界视为华为独家秘笈的行业领先能力,都已实现能力的对外开放。蚂蚁金服、京东、网易等多家知名企业与华为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更多创新能力及应用场景,为用户带来体验升级。
编者按:从破局到创新,从闭门修炼到开放合作,华为手机在内核软件的体验提升上从未止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把理论变为现实的探索之路,如同在山林间穿行,团队需要随时面对未知问题,解决、锤炼。为了“一生快”的用户体验目标,团队所有人全力以赴,发现一个又一个难题,又一个接一个将它们攻克。
但凡懂行的人一眼便能看出这些目标实现的难度之大,最显而易见的地方是:手机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图形处理效率提升与功耗、温度维稳不可兼得,一旦功耗上升,将必然带来手机发热,导致限频问题!
从立项到亮相,GPU Turbo历时五年,砺得梅花香!
求索· 一次理论到现实的尝试
他们开始集中闭关,从系统底层对传统图形处理框架进行重构入手,让软硬件得以协同,方案步步演进、难关逐个攻克,最终打破了性能与功耗的跷跷板。
2015年,华为消费者BG软件工程部总裁王成录博士提出,面对终端问题,必须从深层入手、对核心问题开刀,这便催生了“安卓底层手术式优化”计划。通过这项优化,华为期望能够解决安卓系统在长期使用后变卡变慢等诸多问题。
但如何让“一生快”伴随着手机的生命周期,不给用户体验打折,这是大家面对的又一项挑战。
华为推出智能手机的时机,正是互联网发展的爆发期。
图为华为北京研究所
共赢 · 一条更开阔的道路
如果只专注于表层,无异于隔靴搔痒,任何竞争对手都可以轻易追赶,如若止步于此,也不会成就今天的华为。
华为武汉研究中心,每天8万台手机连续24小时按照满负荷操作的模型挑战安卓老化极限……
基于更开放的安卓系统,手机卡顿、崩溃、死机等各类问题频频暴露,“华为到底能不能做好一款手机”的质疑声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
经欧洲主流评测媒体Connect实力评测,使用18个月后,优化过的华为手机相对原生系统的安卓手机,文件访问流畅度提升50%以上!
本文引用地址:破局· 一项不可能完成的计划
从底层入手,并不简单,5000万行代码的庞大改写工作,想起来都令人头皮发麻。
面对这些声音,华为团队开始走上解决自身短板、联合供应商与合作企业多方优化的道路,尽管自2010年华为发布第一款普及式智能手机以来,用户体验每一年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和改善,但在华为看来,这样的效果还远远不是他们想要的!
这项被认为关乎华为手机未来命运走向的项目很快得以展开——近百名核心工程师加辅助编写人员启动代码的连轴改写。
2016年11月14日,搭载着“一生快,天生快”技术的Mate9横空问世,给所有消费者带去了持久流畅体验,获得了市场上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有了系统架构优化的强力支持,2018年,荣耀play新品发布会上,“吓人的技术”GPU Turbo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