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智能手机是过去十年这个世界高速增长最大的驱动力
不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全面屏之类的新技术,还是印度、非洲、东南亚的新市场;不论苹果破天荒的一年三款产品、还是三星华为的垂直整合,或者 OPPO vivo 的销售渠道,哪一个都没能打破手机行业的增长天花板。
2017 年第二季度,差不多是“智能手机”这个词出现以后的第一次下滑,之后市场也没能停下来。
2017 年一共有 14.72 亿台智能手机出货,较上一年下滑 100 万部。而如果比较刚刚过去的 4 个季度和再前面一年,缺口已经扩大到 5590 万部。
曾经增长最快的中国市场更惨一些,截止到 9 月,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比去年同期下滑 12%,连续 4 个月有两位数的下滑,其中 2 月份的降幅达到 38.7%。
高速增长消失,手机厂商自然首先受挫。苹果两个月时间就从万亿美元公司变成 8000 亿美元公司、三星电子 CEO 承认公司陷入危机、小米成功上市但股价已经跌到今年高点的一半。小公司只是更糟。
过去 10 多年,智能手机驱动、创造和影响了不止一个行业的增长,从手机制造本身到应用经济,到移动互联网上的各种服务,再到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企业运作与劳动关系。
1
智能手机是过去十年这个世界高速增长最大的驱动力
手机产业自身规模相当于全球第 27 大经济体,同样巨大的还有上下游配套产业
现在大约三分之二的地球人拥有手机,其中超过一半是智能机。作为对比,2007 年 2.5 亿美国手机用户中只有 1500 万人用智能手机。
智能手机行业产生的销售收入达到 4787 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 27 大经济体,按照 2017 年全球 GDP 的排名,可以排在比利时(26 名)和泰国(27 名)之间。
智能手机的革命发端于 2007 年的 iPhone,从一个更加易用的手机和操作系统开始,到后来出现的应用市场和不断改善的应用和服务。
当时微软、Palm 和诺基亚都有自己的智能手机,但直到后来出现的 Android 操作系统,Google 快速更新,免费提供给手机厂商。三星、HTC、还有中国公司华为、小米、OPPO、vivo 的参与,让手机铺遍了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市场份额靠前的手机公司,以及为手机提供零件和服务的供应链公司也迅速积累财富。
2007 年苹果一年的总营收不到 400 亿美元,还没现在一个季度多,iPhone 发布第四年手机就在苹果的总营收占据一半,现在贡献大约 6 成的营收,苹果彻底从一家电脑公司变成手机公司。
组装手机的富士康也获得了同等增长,从 2007 年一个 107.3 亿美元收入的公司,成长为 2017 年营收超过 1500 亿美元、雇佣 50 多万员工的巨头。
智能手机让全球网民人数从 10 亿增长到 36 亿
2005 年,全世界只有 10 亿人能够连接互联网,只占全球总人口的 16%,且多集中在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是 8% 和 51%。
然而个人电脑已经存在 20 年,比尔盖茨通过为企业售卖软件成为世界首富,只不过电脑没能让互联网触及大部分的普通人。
全球互联网普及率,紫色,发达国家;绿色,全球;蓝色,发展中国家 | 来自 ITU
智能手机做到了。2007 年后全球的互联网用户加速增多,2017 年全世界已经有 36 亿人口可以上网,是一半的地球人数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鸿沟也明显缩小。
并不是因为电脑更普及,用手机上网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过程。
人们已经习惯了用手机打车、付款、购物和获取信息。除了物质和自然环境极落后的地方,大部分地球人已经让设备和网络同生活紧密融在一起。甚至战乱地区,出逃的叙利亚难民,也将智能手机作为水、食物一般重要的必备品。
从玩具到品牌手机,中国制造业的一次升级
2006 中国制造业代工的产品中有 172 类产品的产量排在世界第一位,但都和高科技没有太大关系:全球 70% 的玩具,50% 的电话和鞋子,超过三分之一的彩电和箱包均产自中国。
手机带来了新的机会,2017 年,全世界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是在中国生产组装。独立的品牌也单独成长,而不是仅仅为别的品牌代工。
2013 年国产手机的高峰时期,华为开始为运营商生产销售 3G 手机。这些手机并没有具体的品牌名称,仅仅有一串型号字符,大多被运营商“贴牌”,生产和销售也是运营商说了算。而依靠 Android 手机,华为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
也是 2000 年左右,在创建 OPPO 和 vivo 之前,江西商人段永平的步步高公司主要还在卖点读机、复读机。进入智能手机市场,步步高也脱离了生产只能在中国卖的学习产品,从一个边缘市场到生产主流电子产品。现在 OPPO 和 vivo 合计占领了中国近一半的市场份额,OPPO 在全球排名中位列第五。
手机制造业的进步,反过来又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成本的降低。
手机产业推动的新技术投资,也渗透到其他领域
今年 11 月的最后一周,全球最大云计算服务商亚马逊 AWS 宣布推出自己的服务器 CPU Graviton。如果不是因为智能手机,亚马逊的 CPU 至少不会来得这么快。
Gravition 和所有智能手机处理器一样,在英国公司 ARM 的设计基础上订制而成。十几年前,ARM 处理器是省电但低能的代名词。但在芯片设计公司、半导体制造公司,以及后来手机厂商的持续推动下,今天手机、平板用的处理器性能已经不逊于轻薄笔记本电脑的处理器。英特尔的 PC 处理器已经挤了几年牙膏,而手机却没有停下来——到 2017 年,iPhone CPU 已经是 2007 年的 120 倍。
苹果发布会上一张典型的性能说明图
手机上过时的处理器被直接用在更多和手机一样需要考虑体积和能耗的设备上,不论超低价的教育电脑树莓派还是手表、电视上的处理器,都和手机处理器有直接血缘关系。很难想象如果不是智能手机创造了一个一年近 15 亿设备的巨型市场——PC 只有 2.6 亿——相关厂商的技术投入会有怎样的变化。
这个巨大并且快速增长的市场不断吸收着新技术抛弃跟不上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