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三星手机决心重返“中国战
1、中国市场足够至关重要,不止是大,更是创新中心
对任何一个手机厂商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首先就体现在“大”上。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约为14亿部,而中国市场上的出货量就达到4.14亿。换句话说,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已经差不多占到了全世界的30%,其容量之大、地位之重要可想而知。任何一个全球性的手机品牌,如果不能在中国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其营收必然大打折扣。
中国大市场 行业创新中心。任何手机品牌如果离开了这个市场,不但在营收上难以乐观,而且会与世界前沿手机技术的创新潮流产生隔离,长久下去必将失去市场触觉。
2、三星手机在全球份额正遭受中国手机厂商吞食
从IDC公布的2018年数据来看,三星在第四季度全球总体出货量出现了5.5%的下滑,而且全球市场份额从上年的20%跌到了18.7%,与其相对应的是,在中国市场上风生水起的华为,却实现了全年总体15.5%的增长。借助中国市场的销量,华为已经悄然取代了苹果全球第二大厂商的位置,并且正在向三星发起强力冲击。
华为手机负责人余承东已经多次公开表示过,华为的目标就是在一年左右时间内,彻底取代三星坐上全球最大厂商宝座。
失去了中国市场,很可能接着就要失去世界第一。重返中国这个“战场”,是三星不得不面对的境遇。
说起三星,业界人士往往会习惯性地提及其“全产业链优势”。确实,三星是全球范围内罕见的,拥有从存储、屏幕一直到芯片产品全产业链的企业。但想要重返中国市场,三星手机仅凭借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1、中国手机品牌越来越强大
如前所述,中国手机厂商自2015年左右开始,就已经实现了群体崛起。无论在技术创新的投入的进取程度上,还是在新技术大规模应用的态度坚决上,中国厂商都已经具备了领衔世界的竞争力。三星手机想要凭借某一方面性能的优势夺回份额,很难。
在最近引人注目的折叠手机方面,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产上游厂商,都已经建成了相关的显示部件生产线。其中,京东方早在半年多前已经宣布推出全球最小动态弯折的折叠屏,能够以1mm的半径进行弯折,而且弯折次数高达10万次以上。另一个显示技术巨头华星光电,也即将投产先进的t4项目,未来将全力保障先进可折叠屏幕的稳定生产。
理想的市场竞争态势、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体系,让中国手机越来越强。三星如果还用过去的老眼光看待市场,满心以为自己还拥有远超中国手机行业的优势,它将犯下大错。
了解了行业情况,我们我们再来看看权桂贤带来的两款产品。
三星的Galaxy S10,如果仅从配置来看还是可圈可点的。全系列统一采用了高通骁龙855芯片,7nm制程工艺,并搭配基于Arm Cortex技术打造的Qualcomm Kryo 485 CPU;加上率先采用了高通超声波指纹识别,能够在干湿手、光线条件不佳甚至是油污条件下解锁。
但相比较之下,2019年即将发布的多个国产手机机型,都会采用骁龙855芯片。同时,其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使用效能受到了多方面的质疑,与部分国产手机已经规模化应用的光学指纹识别相比,并没有什么让人“非买不可”的优势。至于权桂贤大力推介的AI游戏引擎、AI美颜功能,在国产手机中早就成了常规应用,更加缺乏吸引力。
总的来说,Galaxy S10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其Infinity-O黑瞳全视屏了,这在手机行业里确实处于高水平,也是三星作为显示技术领衔厂家应有的优势。
曾经,三星手机在中国声也是有脸有面的主。可惜时过境迁,三星在中国市场早已物是人非。
1、三星手机自我作妖让中国消费者远离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手机厂商的进步,三星手机已越来越难打动中国用户。
当前,三星手机给国内消费者的感觉是,产品现在除了在屏幕方面略有优势外,无论在产品布局、交互界面、还是游戏视频方面,与国产手机相比已经不再有什么优势。在华米欧维们不断推出全面屏、升降镜头、游戏加速技术等创新科技时,三星并没有太好的表现。
2、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份额极低,已成非主流。
如今,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已经连续多个季度被列入“其他”类别。其在中国市场占据的份额,在2017年就已经降到了2.2%,到2018年甚至只有0.8%,连百分之一都没有。这样的销量,让三星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低、存在感也越来越低。
时下的年轻人在选择中低端手机时,多会想到小米、荣耀、OPPO、vivo等,而在选择高端产品时,多数只会在华为、苹果之间徘徊,很少有人会选择三星。
总的来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非主流”。
玺哥认为,三星手机重返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还不在于一两款产品的优劣,三星手机整体在定价策略、用户体验、本地化等方面的问题,才是其经营中国市场更大的障碍。
三星手机要想重返中国,首先该解决的还不是产品问题,而是其内部人事结构、对本地化经营的理解等更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内部问题,做好本地化,三星手机重返中国市场就很难实现。
权桂贤的三星手机重返中国市场之路,任重而道远。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