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苹果这功能没了,你手机里的隐私保不住了?
在这一次苹果取消加密的背后,是苹果和美国政府长达数年的博弈。上锁iPhone:美国政府的眼中钉
很不幸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恐怖主义也搭上了这辆快车。ISIS就积极地通过Facebook和Twitter分享自己的激进思想,甚至上传处决俘虏的视频。除了这些公众社交网络平台,恐怖主义也开始渗透进加密通信平台,首当其冲的的就是Telegram,甚至一度面临下架危机。为此Telegram不得不主动打破自己“崇尚绝对自由”的方针,封禁了数百个ISIS频道和交流群。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雷科技”(ID:leitech),编辑 Witkey,36氪经授权发布。
但对于个人而言,在生活中,软件厂家的隐私窃取才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大数据宰客、调用通讯录名单、还有阴谋论的“录音推送”,无不是指向以BAT为首的软件大厂,近几年硬件厂商和软件厂商如何斗智斗勇已经可以写一本教科书了。但公众往往在国家机器上耗费过多心思,反而忽视了这些“贴心”的智能推送。如果真的有人能精确勾勒出你的生活画像的话,小雷相信以这些厂商掌握的信息,其描绘速度只会比美国政府更快。
苹果的两次解锁事件,都引发了科技界的强烈反弹,Google、微软、Facebook都纷纷站出来力挺,而美国的民众也大多都倾向于苹果。尽管最终iPhone还是被破解了,但苹果也赚足了民望。
和“911”的团体袭击有很大不同的是,“独狼”意味着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也没有任何的征兆,甚至不需要精心的策划便能够实施行动。所以对于美国政府而言,凶手的iPhone就代表着联络网、远程行动策划以及协助的亲友,甚至还可能有在本地志同道合的“同志们”,也不外乎FBI为何要如此坚持解锁iPhone。iPhone真的那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