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的秘密 全球电池专利分析报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智东西。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在智能硬件产品蓬勃发展,品种繁多的今天,智能手机要求快充和大电池已经几乎成为标配,PC平板也需要优良的续航能力满足移动化的需求;更不用提VR、手表、手环等穿戴设备对于电池的依赖性;对于无人机来说,携带多大电池,直接关系到“你能飞多远”;所有品类的重中之重还要当属电动汽车,电池性能对于这个话题的意义可以区分出“你是在开玩笑”还是“真的要开遍全中国”。
基本上,这是一件供应链的事,越是如此,越能看出一家企业在这一领域技术积累的重要性,特别是专利的积累更是会构建起强大的技术壁垒。本期的智能内参,我们就向大家推荐专利咨询机构LexInnova对全球电池领域的专利储备所做的分析报告。
如果您想收藏报告全文,可以在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回复关键词“电池”进行下载。
本文中所关注的电池技术主要集中在诸如电池的形状、大小、充电容量、充电兼容性和密度等方面。在其中,你还会发现原来电池界的扛把子是松下、松下、NEC、索尼、LG、丰田、东芝这些公司,感受到了吗?我们东亚的邻居正攥着智能行业能源的咽喉啊。当然,近年来也有一些新兴的入局者,其中不乏谷歌、特斯拉这样的大户,也包括像QuantumScape一样的初创公司。
还是一起来看看智能内参为大家总结的干货。
· · ·专利细分领域
总体来看,能量转换方面专利储备庞大,材料方面的专利申请量也比较多,而电路元件方面则已经不再是专利申请的热门方向,整体表现比较平淡。
然而除了专利的申请数量,还要考察的是各个分类下的专利质量,业界将其质量的衡量参数称为专利强度。
事实上,对于专利质量的评价指标有几种,而在本文中LexInnova援引Mark A. Lemley, Kimberly A. Moore, John R. Allison, and R. Derek Trunkey在论文中发表的专利强度分析方法,为高强度专利重新梳理了下表的分类。
· · ·巨头们的专利大PK
下面我们来看看全球涉及电池的公司和机构专利储备究竟有多少?
其中,排名前三的松下、丰田和LG,专利储备量都超过了1000,分别为1791、1584以及1182,总体占比就超过了Top15的专利总量的53%。
Top15公司中大量是日本公司,仅有少量韩国和德国企业。其中多数是电子电气相关公司,同时有少量汽车企业,其中丰田的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二,技术积累颇深。
排名第二的是索尼,共有47项高强度专利。而实际上索尼的专利总数653项,仅排在总数榜的第六位,可见其高强度专利的占比之高。
第三到第八名分别是三星、松下、LG、日立、三菱、尼桑,第九名和第十名是未进入前面总数榜的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和美国的初创公司锡安力量(Sion Power),据悉该公司研制出的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子电池的三倍,而且能够供电动汽车行驶达300英里。
我们再加入专利年限作为参数,共同看一下Top20的专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