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国产手机围攻下,三星在印度会重蹈诺基亚覆辙吗?

2017-08-04 11:4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凯登克劳斯 法道医途 方广辉 方舒娅 飞机君机尼玛 风流黑道学生564 风流艳帝 风流驭兽师 风情万种野玫瑰qvod 风云必胜39集 疯狂字典

至于最后能否超越三星,其实倒可以从当年三星、诺基亚在印度的争斗中看出一些端倪,毕竟除了缺少智能机更迭的外部环境要素,在某些方面,三星现状和诺基亚曾经的颓败有几分相像。

总而言之,急速扩张和模式复制确实令国产手机风光无限,但远远没到万无一失的地步。

产能和渠道,国产手机和三星的又一战

而对于智能手机格局的未来走向,中国和印度早已是至关重要,如果在丧失国内市场主导地位之后,印度的制高点同样被攻陷,很难想象韩国狭窄的市场还能否撑起巨头的野心。

盲目自大的企业特点,往往是身在其中难自知,三星可以算得上是这方面的“典范”,就像当初的诺基亚,沉浸于功能机的辉煌之中,嗅不到智能机的真实价值,从而错失良机、万劫不复,相信这样的事情不可能是单例。

对于印度市场,国产手机的忧虑更多的来自内部,而于三星而言,市场环境的变化才是根结。从2012年三星逆袭诺基亚开始,其实印度本土手机品牌的相对弱势,给了原本就具有先机优势的三星更大机会,这或许是其五年来一直能保持霸主地位的主要原因。

投诉

原标题:国产手机围攻下,三星在印度会重蹈诺基亚覆辙吗?

小米是最早宣布在印度生产手机的中国手机厂商,2015年就开始委托富士康,首次在印度生产手机,随着市场份额扩大,今年三月份富士康在安德拉邦建设了第二座工厂。据消息人士透露,两者合作的智慧型手机新产线,每季产能可望达到200万支,这将使小米在印度市场产能倍增,仅落后于三星、Micromax及Intex等厂,且未来产能还有成长空间。

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微信公众号:歪思妙想(wddtalk)。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一方面,OPPO和VIVO深耕于国内三四线城市的成功模式,不免成为攻克印度广大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经验之谈。虽然国别差异不可能允许单纯复制就能获得最大利益,但是两者在印从零到一的崛起速度之快,足以证实当初选择抛弃省级代理模式、全盘复制国内打法的决定,更富有创新性。

一则,如今舆论过多地渲染国产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冲击三星、苹果的整体实力,这似乎也极其符合国人对集体力量的推崇,但实际上我们理应清楚,这几大厂商从来都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更谈不上所谓的围剿。

后顾之忧仍在,国产手机在印未必能称王争霸

OPPO虽然是后来者,但它的野心显然不满足于屈居小米之下,去年年底,副总裁兼印度公司总裁李炳忠对外宣布,将投资16亿人民币在印度建造工业园区,预计在2至3年内建成。按照制定计划,该园区初期年产能目标是5000万部手机,而最终目标是年产1亿部。由此可见,小米和OPPO在产能问题上的决心,已经代表了强势推进印度市场扩展的进一步努力。

因为尽管可以将它们共同称为国产,但彼此之间的竞争关系并不会因为转换了区域,就有所改变,甚至可以说,国产品牌的敌对情绪要比对三星的“仇视”更为强烈,毕竟中印市场的变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自的地位。也就是说,在超越三星之前,超越另一个国产品牌更为实际。

在此之后,诺基亚曾经企图借助Windows Phone挽回局面,而作为其最大单一市场,中国的成败再次成了检验的关键。由此可见,在诺基亚下滑和挽救的过程中,中国市场一度是最重要的一环,而现在三星却逐渐丢失这一市场,这或许也算是可能重蹈诺基亚覆辙的另一个警示。

三星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甚至比诺基亚的产品缺陷要严重的多,而且所造成的信誉危机其实并没有被光鲜的财报湮没,S8就是一个例子。

近来,因为国产手机在海内外市场的利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舆论在这种宣扬国威的情怀熏陶之下,渐趋涌动出一种国产品牌赶超三星、苹果指日可待的氛围。尤其是在印度这块兵家必争之地,小米、蓝绿兄弟和联想一年时间内就挤占了本土品牌原来的位置,在整体格局上又形成了对三星一家的包围之势,这种发展势头确实暗含了无限可能。

为了追赶“印度制造”的商机,投资建厂已是大势所趋,继富士康、三星之后,国产手机也将势力触及到升级产能。

继中国市场之后,底气越来越足的国产手机纷纷发力,在印度展开了对三星的强势围攻,但最终的结果依旧难以预料。

二则,国内的后顾之忧是影响印度局势最大的因素,就比如小米,虽然现在在印度喜气洋洋,但国内局势的不利依旧令舆论对其不甚看好,照此情况来看,这点或许也是国产手机对抗三星的一大障碍。毕竟一方面,三星电子的深厚基础是其移动业务的坚实后盾,基本上不会存在资金、人力资源等要素的缺失,而且多年来深耕印度市场,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线下渠道体系和产品信誉。

三则,印度智能机和功能机的交替,因为其具体国情,很难有当初我国手机市场上风云变幻的更迭之速,这对于只凭智能机打入印度的国产手机来讲,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如今这种局势被国产手机打破了,原本三星能为印度市场提供的超高性价比手机,国产品牌同样可以供应,原本三星采用的机海战术,国产手机更是深谙此道。换句话说,国产品牌的进入,为印度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与此同时,目前取代本土品牌的事实正是说明,这种吸引力已经构成了国产手机的优势。

当然产能问题并不足以成为国产手机逆袭的决定性因素,与其相比,渠道建设才是切关长远利益的关键,这点也极有可能成为打破三星多年来渠道防线的一个突破口。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