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175shouji.com):酷玩实验室作品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微信ID:coollabs大家好
幸运的是,长达整整一年的磨难,并没有击溃我们的经济;顽强撑过这场考验的中国科技企业,更是要比我们的预想多上许多——这方面最典型的范例,就是华米OV国产手机四大家,2020年底没有任何一家掉队,可喜可贺!
另一方面,细究一下华米OV的2020,我们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四番景象:全年高能不断、始终位于风口浪尖的华为自然不必多说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宣发无比卖力、只为吸引关注的小米当然也不必多提;相比之下,OV两家的状况就比较有趣了——vivo虽然大新闻不多,但至少还有个内嵌云台的相机模组撑场面,子品牌iQOO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许多手机用户的脑海中留下了一抹明黄色的鲜艳痕迹;至于OPPO,
“如何评价2020年的绿厂”,更是个考验眼光的好问题。
凭借年终的一场活动,OPPO在无数吃瓜群众心目中的印象彻底翻了身——没错,就让我们从绿厂引人瞩目的两款概念产品开始,重新回顾一下OPPO的2020吧:它卷了!国产智能手机屏幕工艺再次突破!卷轴屏概念机高调登场!
OPPO,雄起!对于所有关注国产手机圈子的同学来说,上面这些醒目的标题,应该都是耳熟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能详——这一切,就发生在两周前的11月17日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在一年一度的INNO DAY上,我们的小绿突然发力,抛出一大堆引人瞩目的新设备和产品,其中最让人眼前一亮的,便是这玩意儿:。
?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OPPO X 2021是OPPO对手机终端形态探索的最新成果,搭载一块最小6.7英寸、最大7.4英寸的无级OLED柔性卷轴屏,并通过OPPO自研的Roll Motor动力总成、双矩阵嵌入式离合结构和Warp Track屏幕动态区骨架叠层,从而实现了几乎“零折痕”、如画卷般自由伸缩的屏幕效果。
”——这是OPPO官方对这款设备的定义介绍具体的试玩视频,相信诸位已经在网上看过了不少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所以一些基础常识这里我就不重复了;作为在这款设备公布当周就飞往深圳、直接去OPPO总部体验过大半天的把玩党,我就来说点实际上手的感受吧:。
先说一个基本结论:如果今年年初发售的华为Mate Xs,产品完成度可以打90分(扣分点主要是价格),那么OPPO X 2021的产品完成度至少有80分——虽然并没有安装正面摄像头,机身的份量也颇有些坠手,但只要上手一试就知道,OPPO这次带来的压根就不是纯属炫技、全然不顾量产可行性的概念机,至少在我看来,“量产验证机”才是OPPO X 2021更准确的定义。
理由很简单,我举个例子你们就懂了:猜猜看,这台手机的“卷轴”结构,控制开合的操作方案,一共有几种?揭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晓答案——首先是最标准也最常见的方案A:
用手指在机身右侧的息屏按键上滑动——向上展开,向下收起从OPPO X 2021的基本尺寸和握持姿势来看,很明显,这套操作就是为习惯了触摸控制的右撇子用户设计的;拇指一划就能实现屏幕开合,按键高度恰到好处,灵敏度习惯一下就不难适应。
其次,是部分科技博主盛赞有加的方案B:
双击按下机身右侧的息屏按键,双击一次展开,再双击一次即可收起在大多数习惯了智能手机触屏操作的同学看来,这套交互方式简直繁琐得莫名其妙;但对于大多数习惯了PC实体键操作的用户来说,方案B绝对属于试过一次就不考虑其它方案的最优解——双击实体键启动的操作逻辑意味着什么,懂的人都懂。
顺带一提,展开状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态下的OPPO X 2021结构强度非常出色,完全不必担心双击操作会损坏Roll Motor动力总成系统 ——大胆按,按不坏。最后,也是最复杂的方案C:
手指轻按OPPO X 2021摄像头模组下方区域,感觉到震动之后,用另一支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即可完成开合控制——关闭状态下向右滑可展开,开启状态下向左滑即可收起保守估计,差不多九成以上的同学看不懂这套操作模式的逻辑,但对于剩下的10%来说,拿惯用手一比划差不多就能明白了——没错,对于右撇子来说,方案C的存在价值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对于左撇子用户来说,想要不触碰位于机身右侧的锁屏键来控制屏幕开合,方案C显然是相对理想的操作方案之一——至少对于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展开”这个操作来说,确实如此。
这仅仅是个开始事实上,从OPPO X 2021产品本身的设计来看,在作为核心卖点的卷轴屏上,OPPO投入的精力换来的产品完成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人一开始的预期——多样化的操作模式,流畅的开合效果,精度极高基本没有缝隙的做工质量,再加上展开状态下依旧具备出色的重心控制,以及效果远超预期的软件适配,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OPPO X 2021距离完成上市,几乎只有一步之遥。
这远远不是全部之所以OPPO要在卷轴屏这个必然给软件适配带来极大精力消耗的领域投入如此高的热情,根本理由就在于,OPPO非常清楚当前智能手机行业陷入瓶颈的发展现状,作为破局策略,卷轴屏就是OPPO亮出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的核心底牌之一——与此同时,和所有“未曾设想的道路”战略探索一样,OPPO理所当然地规划了另一条产品线:。
AR眼镜,OPPO做出来了!
没错,请看本人示范的OPPO AR Glass 2021坦白地说,和OPPO X 2021相比,这款AR眼镜的关注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大部分数码大V的Vlog里,对这款产品的态度也就是“除此之外,OPPO还推出了一款智能眼镜”一笔带过;。
同时,从产品的实际完成度来看,如果说OPPO X 2021可以打80分,那么OPPO AR Glass 2021的分数至多只有65——比“刚刚能用”强那么一点点,但要说好不好用……暂时还不能抱太高期望
但即便如此,从产品本身的理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念前途来看,如果说OPPO X 2021的期望表现值是128,那么OPPO AR Glass 2021的期望值至少可以有512——这丝毫不是夸大其词,增强现实(AR)这项技术的潜力,就是如此不容忽视。
事实上,但凡是对近年来前卫科技领域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都清楚早已有不止一家国际大厂正在这个领域放长线布大局——微软如此,苹果如此,华为同样如此:来自微软的HoloLens早已成为了增强现实硬件的标杆设备,苹果的ARKit上线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至于华为,除了河图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大目标之外,HDC2019上惊鸿一瞥的AR硬件设备,也足以让围观者看到这家面临重压依旧阵脚不乱的企业深谋远虑的策划。
然而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尽管诸家支柱大厂早已经暗中谋划多时,到头来,依旧没有任何一家厂商拿出真正符合我们预期的设备产品(没错,HoloLens很美,但也仅仅是看上去很美而已);究其原因,开门见山来说,甘于现状的墨守成规,恐怕就是最直接的理由:
固然智能手机行业已经陷入发展瓶颈期多年,但既然市场需求还在,为何还要执意去冒险打破这份“依旧有利可图”的美好停滞?毫不夸张地说,这份不敢轻易越雷池半步的保守主义,已经变成了阻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最大绊脚石——之所以“5G无用论”直到今天依旧有市场,终端设备的硬件瓶颈无疑是核心所在:4K直播又如何?放在不超过7寸的手机屏幕上,意义何在?
所以说,对于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行业而言,我们确实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需要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设备,像当年的iPhone一样,彻底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而从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说,最有希望给智能手机带来革命的产品,毋庸置疑,正是AR智能眼镜:
太复杂的不提,当一块足有40寸幅面的虚拟屏幕浮现在面前时,又有谁还会对“手中的屏幕又大了一寸”这种鸡毛蒜皮小事斤斤计较?当虚拟的桌面与现实的背景叠加在一起,光怪陆离的AR图标符号给现实中的地标添上了前所未见的色彩,又有多少人会留恋只能蜷缩在掌中的方寸手机屏幕?
没错,之所以我如此看好OPPO AR Glass 2021,原因就在于相比于过去几年我见过的那些AR玩票设备,这玩意的水平以及接地气程度确实更高一筹——考虑到AR产品目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前依旧是小众硬件,我尽量说得直白一点:
首先,OPPO AR Glass 2021的FOV(可视角度)和微软的HoloLens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官方声称相当于3米外距离观看90寸屏幕,从实际体验来看基本所言非虚;不仅如此,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这款原型产品的画面整体亮度与清晰度同样达到了完全可用的标准,早期VR以及AR设备字符显示粗糙的问题基本不存在,只要适当优化(例如调整虚拟屏幕长宽比),实现手机投屏功能丝毫不在话下。
其次,在互动操作方面,OPPO AR Glass 2021默认的手机指向点触操控只能说还算能用,但除此之外,手势识别功能确实是OPPO官方实装的操作模式之一,同时语音识别操作同样也在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规划列表当中——尽管识别精确度依旧有待提升,但我们至少可以肯定,OPPO AR Glass 2021的开发团队非常清楚AR设备交互控制的实际需求,明确了方向再加以完善,最终实用化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最后,和去年INNO DAY亮相的初代原型相比,OPPO AR Glass 2021的整体结构无疑要轻便太多,把算力和供电模块需求交给手机而不是在眼镜本体之上硬堆的产品思路,也符合了AR硬件设备潮流的基本方向——换句话来说,OPPO AR Glass 2021并不是罔顾市场需求闭门造车的弯路产品,沿着这个路线继续完善,推向市场的节点并不遥远。
以上,就是OPPO在今年INNO DAY公布的两款核心产品毋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庸置疑,和之前的印象相比,这些前卫且不乏商品化可行性的设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实力远超预期的OPPO——至少在许多关注当今智能手机行业的同学看来,结论正是如此。
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久经考验的老司机来说,面对“如何评判OPPO”这个问题,他们的答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OPPO的底力从一开始起,OPPO就是一家面前全球的企业早在品牌创立之初,“OPPO”这个词组就经过周密调研,确认在全球主要国家地区不存在歧视或者贬损一类的释义;经过将近20年的运营,如今的OPPO,早已成为了从日本到印度再到欧洲,在全球大范围内拥有广阔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从最开始起,OPPO的技术实力便不容小觑2011年的初代Fin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d,深得UMPC爱好者欢心的滑盖实体键盘仅仅是个开始;2012年配备了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首开国产自拍手机先河的Find 3,已经向我们呈现了绿厂的调性;同年。
12月登场,第一款搭载了1080P屏幕的国产手机Find 5,更是毫无保留地展现了OPPO的品牌本色:本分做事,是小绿一贯的原则;比拼硬实力,小绿不会比任何品牌逊色。
正因如此,真正熟悉OPPO的手机老玩家,才会对现如今小绿亮出的卷轴屏手机和AR眼镜毫不意外——归根结底,这不过是OPPO一贯以来的技术实力再次发挥的正常结果综上所述,能挺过2020这个多事之年,OPPO本身的产品实力已经是毋庸置疑;2020年底公布的前卫技术原型,更是让旧手机搬家到新手机我们看到了这家资历不浅的手机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雄心布局:令人难忘的2020就要结束了,面对即将到来的手机行业洗牌,2021年的OPPO,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答卷呢?。
值得我们所有人拭目以待。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2021,OPPO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