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巨头纷纷进击人工智能 看华为小米们如何布局未来?

2016-09-05 11:4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完美国际残云岛任务 万里归乡奇闻录 万维一体穿透力 万象破解王 万宇豪个人资料 王牌兽魂师 王文沧简历 王者 琦琦 王紫潼整容 网通传奇yeqm 网文快捕背影家园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TValue。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在2016年5月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华为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发表了著名的“华为进入‘无人区"讲话。任正非说,华为“正在本行业逐步攻入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

  任正非又说:“从科技的角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将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在2016年8月12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雷锋网承办的“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简称CCF-GAIR)上,亮相了一批巨头们进击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探索“无人区”而尝试的技术、项目和科研成果。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小米探索实验室、腾讯优图实验室、360 人工智能研究院、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微软亚洲研究院等,以及牛津大学计算机系、卡内基梅隆大学国家机器人工程中心、MIT机器人实验室、加拿大皇家学院等学术科研机构代表等阐述了对未来的理解。

  1人工智能大势不可挡

  2016年并不是简单的人工智能60周年,也不是简单的AlphaGo人机大战激发全球新一轮人工智能的“幻想”。这一年,人工智能从漫长的学术研究周期迅速进入到产业化阶段。

  就在2016 CCF-GAIR开幕的前两天,曝出了英特尔3.5亿美元收购人工智能AI创业公司Nervana Systems的消息。据称,Nervana Systems深度学习芯片的性价比高于GPU,处理速度是GPU的10倍等特点。业界惊呼,在AI战场上英特尔与NVIDIA两个芯片巨头直接开战。

  就在8月初,NVIDIA刚发布了新一季财报,其中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24%、净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873%,而业务大幅增长的背后就是互联网企业等大规模地在数据中心里部署NVIDIA GPU用于完成AI相关计算任务。由于GPU的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因而成为AI计算任务的首选。2016年7月,NVIDIA的首款深度学习服务器DGX -1开始上市销售。

  面对NVIDIA对于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市场的威胁,英特尔也不会坐视不理。英特尔刚刚在今年6月的ISC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推出了代号为Knights Landing(KNL)的第二代至强融核处理器,这系列最高达72核的x86 CPU也是首款可作为独立处理器的Xeon Phi产品,这意味着可摆脱GPU而组成CPU-Only的高可扩展机器学习机群。

  芯片设计巨头ARM通过7月中旬被软银的并购,将借助软银的资本以及生态实力抢在物联网产业大涨潮之前布局低功耗智能物联网芯片市场。ARM于今年2月推出了新处理器架构设计,主要针对5G以及大容量存储SoC嵌入式设备,为未来的AI普及打下基础。5月,AMR亦斥资3.5亿美元收购了计算机视觉技术提供商Apical。

  除了底层的基础芯片技术外,在应用层面也可判断人工智能大趋势已经形成。7月28日,国内人工智能PaaS平台图灵机器人对外透露,图灵机器人PaaS平台在过去8个月新增了162亿次的服务请求,开发者在8个月内新增1.1倍、总数量超过23万。7月推出的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Turing OS1.5将新增11个视觉能力,包括人脸识别、人脸检测、人脸跟踪等多项视觉技术。

  除了图灵机器人PaaS平台外,IBM公司借助BluemixPaaS平台在华的落地,也把认知计算Watson的服务相继带到了国内,微软也相继在今年推出了体系化的人工智能认知计算服务,更不用说谷歌今年IO大会上推出的智能搜索引擎以及智能硬件Google Home,阿里云提出大数据AI是未来的战略发展方向等。

  可以说,人工智能产业化的第一次大涨潮已经到来!

  2华为能否创造诺亚方舟?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负责人李航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负责人李航

  华为早在2012年就在香港成立了诺亚方舟实验室,第一任实验室主任由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专家杨强担纲。该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大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社交媒体和移动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机器学习理论等。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是华为2012实验室研究组织的组成部分。据称华为2012实验室的名字来自于任正非观看《2012》电影后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构造自己的“诺亚方舟”。2012实验室的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新一代通信、云计算、音频视频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主要面向的未来5-10年的技术研究。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第一任主任杨强教授在2016 CCF-GAIR峰会上介绍了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迁移学习。

  简单理解,迁移学习就把已经训练好的人工智能模型迁移到新的应用场景或数据集中。当前以人工神经元网络为主的深度学习算法已经相当成熟,但每个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都与初始数据集高度相关,一旦换到新的应用场景或数据集就必须从头再训练模型。迁移学习就致力于以较小的代价让已经训练出的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普适性和通用性。

  换句话说,把一个已有模型迁移到一个未知领域,这就叫做迁移学习。在人类社会里,把已有知识用于新的相关领域就是知识的转移,比如从学骑自动车到学骑两轮摩托车等。从这个角度看,迁移学习是通用型AI的前提和基础。迁移学习还可以把从大数据集中训练出的模型,迁移到小范围的数据集上,从而创造了更好的个性化。

  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第二任主任、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兼职教授李航在2016 CCF-GAIR峰会上表示,诺亚方舟实验室还围绕华为的智能手机、服务器、数据中心产品与设备等展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研究工作,为华为三大BG事业群聚焦前沿产品开发,例如智能通讯网络、企业BG大数据应用、消费者BG的智能语音助手等。

  除了诺亚方舟实验室外,“2012实验室”旗下有多家以世界知名科学家命名的实验室,包括香农实验室、高斯实验室、谢尔德实验室、高斯实验室、欧拉实验室、图灵实验室等,以及在欧洲、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设立的8个海外研究所。据报道,华为今年还将在深圳设立10个基础研究所。

  通过这些基础研究机构和研发组织,华为正试图探索无人区、为创造未来的华为打下基础。尽管华为对研发的投入保持在年收入的15%-20%左右,但像诺亚方舟实验室这样的基础研究性机构也仅成立了4年的时间,相比于微软研究院25年的历史、IBM研究机构80年的历史来说,华为的基础性研究才刚刚起步。

  现在,华为的挑战是如何管理大规模的基础性研究组织。

  3小米对人工智能的探索

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小米探索实验室负责人黄江吉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