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用苹果手机打车、看视频、刷微博比安卓贵?客服这样说……

2018-05-04 12:23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罗志祥神秘观豪宅 纹舞らん karory mm被虐图片 七乐彩条件 一休彩票1xcp 陆元箐 美女被绑图 端午节贺卡图片 苏有朋的老婆 绫川早希

  本文由南方都市报(nddaily)综合整理

  最近

  #用苹果打车比安卓贵#

  成了热门话题

有网友发现

同一段路程

打车软件对不同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

也有网友称

用苹果和安卓实测价格一致

01 / 网约车

苹果安卓差不多

存在“大数据杀熟”?

用苹果手机打车真比安卓贵?昨天(25日),有人请朋友在广西南宁也做了一下测试,用同一个账号登录打车软件APP,同一时间、选择同样的起始地和目的地,发现两者并没有明显且普遍的差价。

左边为安卓手机截图,右边为苹果手机截图。

而今天(26日)上午11时许,在广州的测试结果显示,从西塔到南方报社,两部手机显示的预测价格一致;今天11时许、12时45分两次测试,从西塔到广州南站和白云机场,苹果手机的预测价格都要比安卓手机多约10元以上。

左边为安卓手机截图,右边为苹果手机截图。

有网友表示,“苹果开通一些服务充值一些东西需要apple id支付的会贵一点因为苹果公司抽成30%,至于打车,是通过软件支付的,这个应该和苹果没多少关系,可能和厂家,地图定位等有关。”

据@少数派sspai,实际上滴滴打车的费用由第三方支付进行,Apple 也明确第三方支付不属于应用内购买,因此不会收入分成。

除了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第三方支付外,常见的 Apple 不参与收入分成的还有:

淘宝、京东、滴滴打车等购买商品或服务行为,本质也是第三方支付;

知乎、微信公众号和直播平台等的打赏行为;

支付宝、微信等之间的转账行为。

如果打车费用跟手机系统无关,那么为什么有人实测和日常感知,会看到差价呢?不少网友提到了“大数据杀熟”。

所谓“大数据杀熟”,有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用户数据,对老用户实行价格歧视的行为。也就是说:同一件商品或者同一项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

据新闻晨报报道,在上海生活的王女士表示,她经常会使用打车软件坐从飞龙饭店(仓场店)到嘉定北地铁站,这个固定路线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女士发现自己的车费在不断上涨。最开始,她以为是由于D平台的整体资费在上涨,直到有一次她和先生同时用各自的账号打车,她才发现她先生的车费要比她的低。

是否存在“杀熟”?23日,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在官方微博发布公司首席技术官张博在内部论坛的帖子贴图予以否认,并称“以前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

张博称,首先,滴滴平台不允许价格歧视,价格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不同。创造用户价值是公司的价值观,也是做事的基本底线。其次,预估价和实际支付车费不同,前者是行车前的参考,会实时波动,后者是根据行程标准给出的价格。

张博给出了“预估价”波动的可能原因:

1,预估价根据定位、路况、里程、时长变动。其中路况变化最快,滴滴预估价是“按毫秒实时刷新的”。伴随手机进入界面时间不同,价格也可能不同。

2,预估价=预估价-优惠券抵扣金额。有些网络晒图忽略了优惠券抵扣,针对优惠券详细抵扣不明显问题,已经提请优化;

3,网络环境复杂,可能导致定位不同,造成最终车价不同。

张博称,只要同时打开滴滴,反复多试几次,就能发现(质疑价格不一致的)说法是错误的。

02

视频、社交、读书等软件会员

苹果普遍贵过安卓

网约车软件的系统收费差异尚存争论,但在有一些手机APP消费中,苹果手机用户真的要付出更多金钱。视频网站会员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

腾讯视频中,安卓用户购买VIP卡,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分别需要20元、58元、108元,年费是198元,而苹果用户则分别要贵5元、10元、20元和35元。

在爱奇艺APP中,安卓用户购买12个月黄金VIP会员收费178元,而苹果用户使用应用内支付是218元,价差达到了40元。同时,3个月、1个月的会员服务,安卓用户分别为45元和15元,苹果用户分别为58元和19元,价差分别是13元和4元。

搜狐视频会员套餐中,安卓用户包月为15元,会员年卡为168元,而苹果用户则分别是16元、198元,差价为1元、30元。

在优酷视频上,月度、季度、年度VIP会员,苹果用户要比安卓用户贵5元、6元、30元;连续包月会员也要贵4元。

同样的差异也存在于社交软件、阅读软件上。

左边为安卓,右边为苹果。新浪微博会员,连续包月会员,安卓比苹果便宜2元。

左边为安卓,右边为苹果。QQ超级会员,1个月会员,安卓与PC端价格一致,比苹果便宜5元。3、6、12个月会员,苹果与PC端一致。

网友反映读书软件差异。

03

电影票、机票、酒店

又见“大数据杀熟”?

今年3月13日,有记者做了测试。在某线上票务销售平台,购买同一影院、同一场次放映的同一部电影,黑钻账号(54次购票记录)、青铜账号(8次购票记录)和小白账号(无任何购票记录)三者显示的价格依次下降。

以13:55场次的《黑豹》为例,黑钻账号显示的价格为61元,青铜账号为57.9元,小白账号则为55.9元。青铜账号和小白账号的价格前均有“特惠”字样,黑钻账号没有该字样,该平台也未解释这一“特惠”政策适用于哪类用户。

在订酒店这一项上,记者选择了线上旅行平台A。一个账号是使用时间超过3年、成长值为1481的账号(老账号); 另一个是新注册、成长值仅为500的账号(新账号)。

记者用两个账号同时在A平台上预订了上海五角场凯悦酒店,结果显示,老账号中的几个房型价格都高于新账号。“嘉宾轩客房”这一房型老账号显示的价格为1660元起,而新账号显示该房型的价格为1597元起。而预订过程中,A平台并未出台专门针对新人的优惠活动。

对另一个线上旅行平台B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白金会员的价格比普通会员要多出20到50元不等。

04

是价格“歧视”还是价格“机制”

上面说了那么多,大家是不是看的很心累?用手机在同一时间买同样的产品,还需要对比不同系统、对比不同账户的价格?

其实上面涉及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系统收费差异,即苹果手机用户普遍要多花钱;一个是新老用户收费差异,即“杀熟”。如何看待这种差异呢?来捋一捋各方观点……

系统收费差异

首先看系统收费差异,为什么苹果用户就要多花钱?

某视频网站客服人员表示,对于存在价格差异的原因,是由于其中包含苹果收取的手续费。“目前只有苹果的app客户端,它有包含这个他们的手续费在里边,所以价格要贵一点,他有收取这个手续费用,因为是通过apple store支付的。所以您的apple id如果没有直接绑定银行卡,而是绑定了微信支付宝的话,它是通过绑定的微信支付宝,扣了过后,再由apple store支付给我们,除开苹果的app客户端,所有的端口都是我们的官网价格。”

对此客服人员建议,用户可以在手机浏览器端或网页版等其他渠道购买该网站会员。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
  • 抠门网
  • Copyright © 2002-2014 版权所有